技能鉴定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能鉴定 >> 正文

职业技能鉴定简介

发布日期:2016-08-30    作者:     来源:     点击:

我院现有两站一所,即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高新技术考试(OSTA)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高新技术考试(OSTA)站、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先后成立于2004年、2006年, 自2008年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 

自2004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高新技术考试(OSTA)站、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以来,在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吉林省化工学会的领导下,在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鉴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1.领导重视、标准明确、措施到位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我校促进教学管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搞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学院多次组织召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布置任务,明确了全校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鉴定所牵头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制订了坚持“四个原则”、“三个统一”的工作标准。一是坚持标准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贯彻职业资格标准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二是质量第一的原则。我们提出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重在质量,以培训质量保证技能鉴定质量、不片面追求数量指标。三是校内外并重的原则。我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不但面向本校学生,而且依靠化工学会在化工行业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力,面向全省企业和社会从业者。四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我省企业和社会从业人员的认识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做到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坚持低标准取费、让利于企业、让利于参加鉴定者,让企业和参加鉴定者都尝到甜头,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三个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使用鉴定中心提供的试卷,从而规范了工作程序。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主动服务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现实生活中,他们普遍认为,鉴定不鉴定,不与实际工作能力挂钩,不与他们的劳动报酬挂钩。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2004年以来,为了更进一步的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了对社会和企业的宣传力度。在校内通过多种形式对在校生进行宣传发动,使在校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报名率达到100%,获证率为98%以上。在校外通过多方渠道走访联系宣传,使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其当作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增强劳动者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的有力手段,体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从业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坚定的自觉性。 

3.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注重实效

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员支持是我们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一大特色。我校各部门之间、科室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每开展一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都召开会议,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同时,深入企业宣传发动。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几个结合:即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市场质量监督相结合,与化工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培训相结合,与企业的技术检验相结合等,引导用人单位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纳入到正常的管理工作中来。通过“边宣传、边发动、边摸底、边服务”的方法,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形成了合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4.执行规定、严格程序、保质保量

质量是工作的生命线,是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一是严格按照鉴定规程办事,认真落实考务有关要求,细化鉴定过程和步骤。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的档案资料,对所有鉴定的人员建立了完整的信息数据资料档案。 

二是加强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工作。每次鉴定考试,我们都提前制定了鉴定实施方案计划,从组织领导、工作人员安排、考场准备、考试器材准备、考评员、督导员、试卷保密等工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保证每次鉴定考试严格按照程序和考核要求进行,遵循了考务管理的公正性原则、程序化原则、保密性原则和制约性原则。 

三是将强师资和考评员队伍建设。师资和考评员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达到培训鉴定的预期效果,保证培训鉴定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培训教师和考评员队伍的选聘和管理。一方面聘请那些敬业精神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及企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等技术专家。并通过参加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的考评员培训、企业实践锻炼及站内培训等方式,使得考评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共有中、高级考评员67名,高级考评员比例达到60%。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每次职业技能鉴定考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在每次考试鉴定前,我们都对考评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考评员工作守则,学习鉴定考核标准和要求,提高考评员业务和考评能力。 

5.鉴定规模不断扩大

鉴定站自成立以来,鉴定人数逐年递增,中级为主、高级为辅;新员工为主,老员工为辅;先培训、后鉴定;校内鉴定制度化,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校外鉴定规范化,针对企业技术实际。鉴定人数已经由2004年的700多人增加到2015年的1700多人,目前总鉴定人数已近两万人,对我省化工生产第一线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6.鉴定条件不断完善

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契机,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力度,新建的2万平方米实训大楼完全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设计,每个实训室在200平方米左右,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实训设备更新,具备了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培训与鉴定条件。2013年12月14日,由吉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厅等9部门联合举办的吉林省首席技师技能竞赛(化学检验工赛项)在我院进行,经过全省各地市层层选拔的近50名高级技师、技师将在我院一展身手。我们已经与吉化等企业合作,从我院兼职教师中聘请具有国家级竞赛裁判资质的人员,做到一流竞赛、一流裁判。 

多年来,在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吉林省化工学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全国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业务指导下,鉴定站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工作,各有关部们大力支持,较好的完成了每年的鉴定计划,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中化吉林长山化工、四平昊华、松原石化、吉林昊融等多家企业送培训送技术,受到企业欢迎,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鉴定站。 

我们还要不断认真总结经验,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突破口,提升我省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为吉林省化工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 

上一条: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

关闭